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尊龙凯时

    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行业新闻
    3分钟读懂大豆炭疽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
    发布时间:2023-08-12 08:24:23

    大豆炭疽病是一个真菌病害,属子囊菌亚门,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,真菌的一种,主要为害茎及荚 ,也为害叶片或叶柄。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。是大豆生产的常见病害 。全 世 界包括中国各大豆产区皆有分布。


    病菌来源

    炭疽菌通过寄主大豆的叶片  、果实 、茎和根等组织的损伤部位进入大豆体内。在潮湿的环境下,炭疽菌通过水孢子或分生孢子等形式侵入大豆,并在大豆表面产生类似胶质的物质 ,有助于其附着和侵入。炭疽菌侵入寄主大豆后,首先通过产生酶类物质分解植物细胞壁 ,从而进一步侵入大豆的组织内部。一旦进入寄主植物的细胞内,炭疽菌便开始繁殖并释放毒素,导致细胞死亡和坏死 。炭疽菌还能够利用大豆的营养物质为自己提供生长和繁殖的条件。同时寄生虫也会进行传播,许多昆虫和螨类等寄生虫会传播炭疽病菌,使植物感染病害 。


    环境条件

    环境条件也是大豆炭疽病发生的重要因素。例如,温度适宜、湿度较高、光照不足等环境条件有利于炭疽病菌的繁殖和  ,使大豆易受感染。炭疽病的发生环境要求是20-30℃的气温、高湿条件 、连续降雨。当温度在16℃以上,每周降雨3天以上,相对湿度高于88%,则病害易在两周内大流行。此外 ,当田间昼夜温差大,晚间露水,田间湿度大 ,该病害也容易爆发。栽植密度大,枝繁叶茂,不易通风透光的区域 ,也较易感病。

    为害症状

    (1)叶片 。成株期叶片发病 ,病斑呈不规则形,边缘深褐色,内部浅褐色,病斑上生粗糙刺毛状黑点 ,即分生孢子盘。


    (2)茎杆。初生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,渐变褐色,然后变灰色 ,其上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小黑点。

     

    (3)豆荚。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,其上具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。病荚不能结实或荚内种子发霉,呈暗褐色皱缩。


    综合防治

    一 、农业措施:合理密植 ,避免施氮肥过多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勤除田间杂草,及时中耕培土 ,降低田间湿度。雨后及时排除积水,防止湿气滞留 ,可减轻发病。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、深翻,减少越冬菌源。

    二、药剂防治:炭疽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,因此,预 防治理炭疽病病时 ,大家不仅必 须使用能够灭杀真菌的******剂(如果错用了灭杀细 菌的******剂 ,你打再多的******剂药物也全白搭),而且大家还 必 须使用能够灭杀高等真菌的******剂(能防治高等真菌病害的药物可以用来防治作物上的低等真菌病害,但能防治低等真菌的药物防治不了作物上的高等真菌病害)。药剂可选用多菌灵、百菌清、甲基托布菌 、甲基硫菌灵、炭疽福美 、代森锰锌等。加高浓度磷酸二氢钾配合使用,

    注:在此期间不要施入氮肥、尿素。


    TOP
    招聘经理  卢 迪:17845754118
    综合部部长 盖世杰:13846199118
    首页 联系尊龙凯时
    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