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尊龙凯时

    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企业新闻
    水稻齐穗期病害防治建议
    发布时间:2023-07-26 09:49:46

  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%,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。所以水稻的病害防治技术尤为重要 ,但多数稻农却忽视了齐穗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性 。

    齐穗期:水稻幼穗自剑叶叶鞘中伸出,叫抽穗。一穗全部抽出约需 3—5天左右。全田有10%的稻株抽出叶鞘一半时,为始穗期。有50%的植株出穗,为抽穗期。有80%出穗时,为齐穗期 。

    水稻产量是由每亩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决定 ,而齐穗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。水稻抽穗的适宜温度20~30℃之上,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,温度越高抽穗越快 。开花适宜温度是25~30℃,阳光充足,相对湿度75%左右 ,有微风时利于传粉受精。

    目前很多地区高温多雨 ,天气反复。高温干旱 ,易形成白穗 ,低温阴雨天气十分有利于稻瘟病 、细 菌性条斑病 、纹枯病的发生。一旦防治不力 ,损失将十分惨重,轻则减产3-4成 ,重则颗粒无收。因此 ,打好水稻齐穗期总体病害防治战,对确保水稻丰产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。

    稻瘟病

    水稻在分蘖中后期易发生该病。日夜温差大、叶披露水 、气温冷凉是诱发该病的环境因素 。病株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褐点 ,感病品种很快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,严重时病斑密布,叶片枯焦 。

    纹枯病

    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,以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发生为害严重。高温高湿及偏施氮肥会促使病害的发生流行 。病株近水面的叶鞘受害形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灰绿至灰褐色斑 ,严重时引至叶片发黄枯死。

    细 菌性条斑病

    苗期始发,幼穗分化期盛发。雨水频繁 、稻田受淹或偏施过施氮肥是病害发生的环境诱因。病株叶片表面病斑初时呈半透明浸润状短条或长条斑,后变黄褐色,病斑上珠状细 菌溢,菌溢干枯后不易脱落。



    防治措施


    1 、田间防治:


    ①间歇浅灌。此期是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,不能缺水。抽穗后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,开花后间歇浅灌。乳熟期,“湿湿干干 ,以湿为主” ,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 ,停1~2天再灌。蜡熟期“干干湿湿,以干为主” ,灌一次水后,自然落干,停3~4天再灌 。收割前7~10天停水 。

    ②酌施粒肥。施肥原则是:早施,少施,只在薄地上 ,抽穗时叶片发黄 ,有脱肥早衰现象时才施 。


    声明:技术规程药剂使用仅供参考,本文不做任何商业指导,请读者自我分辨,一 切责任由原平台或作者承担 ,我尊龙凯时农科院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!


    TOP
    招聘经理  卢 迪:17845754118
    综合部部长 盖世杰 :13846199118
    首页 联系尊龙凯时
    <xhwi class="jrccr"></xhwi>
  • <yxgbe class="bsyzc"></yxgbe>

    XML地图